我國是胃癌大國,發(fā)病率在所有癌癥中高居第三位,早期胃癌幾乎沒有癥狀或癥狀不明顯,近90%的胃癌病人到中晚期癥狀明顯時才會就醫(yī),此時5年生存率不足20%,而早期胃癌術(shù)后5年生存率高達90%~95%。我國胃癌居高不下的死亡率與發(fā)現(xiàn)時機太晚有直接關系,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是關鍵! 
 
	 
 
	胃功能七項檢測,是目前早期胃癌篩查最簡單、有效的方法,通過非侵入性胃蛋白酶原(PGI、PGII、PGI/PGII(PGR))和胃泌素17(G-17)、幽門螺桿菌(CagA、VacA、Ure)的血清檢測,可將幽門螺桿菌相關的胃炎、淺表性胃炎、糜爛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萎縮性胃炎、胃癌等高危人群篩查出來,然后再進行胃鏡檢查和病理確診;是一項無創(chuàng)、無痛、安全、經(jīng)濟的胃病檢測方法,可大大提高早期胃癌的檢出率,降低胃癌死亡率。 
 
   
	 
	
		 
	 
	
		胃癌早篩勢在必行 
	 
 
 
	全球每年新發(fā)胃癌病例約120萬,中國約占其中的40%,粗略估算,我國每年新發(fā)胃癌患者有近50萬人,相當于每天有近1400人。 
 
	 
 
	一般來說,大多數(shù)胃癌的發(fā)展遵循如下規(guī)律: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胃癌。由慢性萎縮性胃炎發(fā)展到胃癌,往往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且只有極少數(shù)一部分可能發(fā)展為胃癌(約為1%)。 
 
	 
 
	早期胃癌篩查是實現(xiàn)胃癌早期發(fā)現(xiàn)的重要手段,胃鏡是胃部疾病檢查的金標準,但胃鏡檢查具有侵入性,大眾接受程度低,在常規(guī)體檢中難以普及。 
 
	 
 
	2014年4月,我國提出《中囯早期胃癌篩查及內(nèi)鏡診治共識意見》,共識推薦聯(lián)合血清學檢查胃蛋白酶原和幽門桿菌對胃癌高危人群進行檢測的路徑。 
 
	  
 
	《中囯早期胃癌篩查及內(nèi)鏡診治共識意見》提出胃癌高危人群篩查路徑 
 
 
	 
	
		 
	 
	
		胃癌早篩勢在必行 
	 
	
		 
	 
	
	
		胃蛋白酶原(PG)是胃黏膜主細胞所分泌的參與消化的胃蛋白酶的前體,分為PGI和PGII兩種亞型。 
	 
	
		 
	 
	
	
		PGI主要是由胃底腺分泌,是檢測胃泌酸腺細胞功能的指針,胃酸分泌增多PGI升高,胃酸分泌減少或胃黏膜腺體萎縮時PGI降低。 
	 
	
		 
	 
	
		PGI值與萎縮(胃體)呈負相關;與HP感染、消化性潰瘍呈正相關。 
	 
	
		 
	 
	
	
		由胃底腺、幽門腺、全胃腺等部位分泌。PGII升高,可能與幽門螺桿菌感染、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竇部疾病有關。 
	 
	
		 
	 
	
	
		PGR的值進行性降低與胃黏膜萎縮進展正相關。 
	 
	
		 
	 
	
		HP感染患者,PGII值明顯上升,PGR的值明顯下降,HP感染治愈后PG指標恢復正常。 
	 
	
		 
	 
	
		聯(lián)合測定PGI和PGII比值可起到胃底腺粘膜“血清學活檢”的作用。 
	 
	
		 
	 
	
	
		胃泌素-17(G-17)是由胃竇G細胞合成和分泌的酰胺化胃泌素,主要生理功能為刺激胃酸分泌、促進胃黏膜細胞增殖與分化。 
	 
	
		 
	 
	
		G-17與胃酸通過負反饋機制達到胃酸分泌的動態(tài)平衡,但在胃竇萎縮時,此機制失靈。 
	 
	
		 
	 
	
		G-17是早期胃癌篩查重要指標,血清胃泌素-17過高或過低均提示胃癌風險。血清G-17低下通常提示胃竇黏膜萎縮(若G-17輕度低下有可能是胃底胃體的炎癥所致);血清G-17增高常提示存在胃癌發(fā)生風險,在臨床診斷中具有一定作用。 
	 
	
		 
	 
	
	
		通過幽門螺桿菌毒力抗體分型檢測,可檢測幽門螺桿菌Cag A、Vac A、Ure 3種毒力因子的特異性抗體,將感染Hp患者細分為Ⅰ型和Ⅱ型,精準檢測,指導臨床合理用藥,避免抗生素濫用;對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及胃癌診治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胃功能七項適用人群及檢測意義 
 
 
	 
	
	
		檢測內(nèi)容: 
	 
	
		胃蛋白酶原I(PGI)、胃蛋白酶原II(PGII)、胃蛋白酶原比值(PGR)、胃泌素17(G-17)、細胞毒素(CagA)、空泡毒素(VacA)、尿素酶(Ure) 
	 
	
		 
 
	 
	
	
		  
	 
	
		建議檢測胃功能七項人群 
	 
	
		- 
			
				年齡40歲以上 
			 
		 
		- 
			
				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者 
			 
		 
		- 
			
				存在胃癌的危險因素(高鹽飲食、腌熏煎烤、長期吸煙、過度飲酒等) 
			 
		 
		- 
			
				胃癌家族史 
			 
		 
		- 
			
				患有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其他相關性疾?。ㄈ缌馨图毎晕秆?、增生性胃息肉等) 
			 
		 
		- 
			
				胃癌高發(fā)地區(qū)以西北地區(qū)和東南沿海地區(qū) 
			 
		 
	 
	
		 
 
	 
	
		檢測胃功能七項臨床意義 
	 
	
		①反映胃黏膜正常與否以及胃黏膜受損程度和受損部位的敏感性、特異性指標  
	 
	
		②萎縮性胃炎、消化性潰瘍、HP感染的篩查指標、HP治療療效的評價  
	 
	
		③早期胃癌/胃癌高危人群的篩查指標  
	 
	
		④幽門螺桿菌治療效果和預后觀察的特異性指標 
	 
	
		⑤胃黏膜功能和狀態(tài)的動態(tài)檢測  
	 
	
		⑥體檢人群的胃部健康體檢 
	 2023-9-13 |